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紡織服裝行業產出的垃圾該怎么分?
來源:全球紡織網
|
作者:全球紡織網
|
發布時間: 2019-07-03
|
5757 次瀏覽
|
分享到:
上海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紡織服裝行業產出的垃圾該怎么分?
國家“動真格”了,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因此這也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條例”。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也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其實全國是有垃圾分類統一標準的。去年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其中明確規定了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標準:1.有害垃圾;2.易腐垃圾;3.可回收垃圾;4.未納入分類的垃圾按現行辦法處理。所以各地垃圾分類“四分法”,都是從這里來的。
那上海的“四分法”,為什么和國家要求不一樣,有干垃圾、濕垃圾之分?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中作了解釋說明:簡單說就是沿用習慣分法。因此,上海垃圾分類中的濕垃圾,就是指“易腐垃圾”;干垃圾,就是指“其他垃圾”。二者叫法不同,含義一樣。
標準的垃圾分類,到底該怎么分呢?國家《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中有明確規定。
可回收物指經過加工可以成為生產原料或經過整理可以再利用的廢棄物。
可回收物對應的垃圾桶顏色為藍色,主要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廢舊紡織物、廢包裝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
常見的分類為
廢紙類:報紙、書刊雜志、紙板紙箱、宣傳單張、信封、文件袋、紙袋、快遞盒及包裝紙、宣傳單、飲料及牛奶等紙包裝其他紙類。
塑料類:塑料瓶罐盒(飲料瓶、奶瓶、洗發水瓶、乳液罐、食品保鮮盒、收納盒)、塑料盆桶(食用油桶、塑料碗)、塑料餐具、塑料日用品(塑料衣架、施工安全帽、PE塑料、pvc、亞克力板、塑料卡片、密胺餐具、kt板)、泡沫塑料類塑料(泡沫塑料、水果網套)、塑料玩具(塑料積木、塑料模型)、橡膠球類、有機玻璃制品。
金屬類:鋼鋁易拉罐、食品罐盒、餐具炊具(菜刀、鍋)、剪刀、鐵釘、鐵皮、鋁箔、指甲剪、螺絲刀、金屬辦公室用品、其他金屬等。
玻璃類:玻璃容器(調料瓶、酒瓶、化妝品瓶)、玻璃酒瓶、玻璃杯、玻璃制品(放大鏡、玻璃擺件)等。
織物類:廢舊衣服、床單、枕頭、棉被、皮鞋、毛絨玩具(布偶)、棉襖、包、皮帶、絲綢制品等。
其他:電路板(主板、內存條)、充電寶、電線、插頭、木制品(積木、砧板)等。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物質。
有害垃圾對應的垃圾桶顏色為紅色,主要包括廢充電電池、紐扣電池、廢墨盒、廢油漆桶、廢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廢燈管、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廢相紙等。
常見的分類為
電池類:廢鎳鎘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包括手機、iPad、照相機等使用的充電電池以及紐扣電池)。
廢燈管類:日光燈管、熒光燈管、節能燈、燈泡、LED燈等。
日用品類:廢藥品及包裝物、廢殺蟲劑及包裝物(老鼠藥(毒鼠強)、殺蟲噴霧罐)、消毒劑包裝物、廢水銀溫度計、廢水銀血壓計、廢膠片、廢相紙、廢硒墨盒等。
其他類:染發劑殼、過期的指甲油、洗甲水、廢油漆包裝物、廢溶劑包裝物、礦物油包裝物等。
廢舊電池分類
現在生產的1號、5號、7號等干電池是低汞或者無汞電池,所以就不屬于有害垃圾了,應投入“其他垃圾”中。
現在市面主流的干電池,基本都是堿性電池。主要成分為:鋅、二氧化錳、氫氧化鉀,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要求,基本無汞化。
雖然“干電池”已經被“平反”為“其他垃圾”,但并不是所有的電池都無害化了。
紐扣電池、電子產品用的鋰電池、電動車電瓶等鉛蓄電池和鎳鎘充電電池仍需作為“有害垃圾”進行回收,可將其集中放置在社區、酒店賓館、學校、大型商場超市等設置的電池回收箱或有害垃圾桶,由專業回收機構收集。